研究生课程开设申请表
开课院(系、所): 十大澳门网站赌博
课程申请开设类型: 新开□ 重开□ 更名□(请在□内打勾,下同)
课程 名称 | 中文 | 基站硬件设计理论与应用 | ||||||||||
英文 | Base station hardware design theory and Application | |||||||||||
待分配课程编号 | MS004319 | 课程适用学位级别 | 博士 | 硕士 | □ | |||||||
总学时 | 32 | 课内学时 | 32 | 学分 | 2 | 实践环节 | 用机小时 | |||||
课程类别 | □公共基础 □ 专业基础 □ 专业必修 □专业选修 | |||||||||||
开课院(系) | 信息学院 | 开课学期 | 春季学期 | |||||||||
考核方式 | A.□笔试(□开卷 □闭卷) B. □口试 C.□笔试与口试结合 D.□其他 学术论文 | |||||||||||
课程负责人 | 教师 姓名 | 蒋卫祥 | 职称 | 研究员 | ||||||||
wxjiang81@seu.edu.cn | 网页地址 | |||||||||||
授课语言 | 中文 | 课件地址 | ||||||||||
适用学科范围 |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
实验(案例)个数 | / | 先修课程 | 通信系统、微机原理、电路与系统、线性电路、非线性电路、射频基础理论 | |||||||||
教学用书 | 教材名称 | 教材编者 | 出版社 | 出版年月 | 版次 | |||||||
主要教材 | 华为自研教材 | 华为 | 无 | 无 | 无 | |||||||
主要参考书 | ||||||||||||
一、课程介绍(含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等)(300字以内)
本课程主要面向无线通信硬件领域,通信从2G、3G、4G持续发展到5G时代,基站的硬件设计作为通信演进的基础底座,本课程从基站硬件架构整体介绍框架、演进、场景应用出发,把基站硬件设计知识点统一串联起来,给与系统讲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了解5G基站硬件系统从系统数字处理主控板、基带板设计、框的演进、中频数字链路设计、以及射频端收发信息系统设计及其指标分解方法、射频前端的功放、滤波器如何设计、无源天线设计关键指标等,专题讲解数模模数转换模块业界前沿技术、时钟单元、电源设计思路、以及还有与硬件相关的嵌入式软件的设计思路等,最后介绍了基站系统射频指标是如何测试的,针对5.5G/6G基站未来展望,提出了很多技术前沿问题,激发同学们一起思考,能为后续的通信硬件理论学习和项目科研打好基础。
课程特色:本课程的特色是业界首次整体介绍基站硬件知识体系,融合了基带、数字硬件、高速接口、中频、射频、天线、算法等基础知识,在介绍不同章节知识的同时,融合了华为创新研发的生动案例,介绍基站硬件的关键技术方案设计原理时,促进开放性思考,引导学生作为系统设计者来思考“为什么”,同时介绍理论应用在工程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以及面向未来的5.5G/6G演进场景与技术方向。
二、教学大纲(含章节目录):(可附页)
参考教学周历
三、教学周历
周次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式 |
1 | 基站硬件架构简介、场景和演进,主要介绍现代移动通信发展历程、射频单元、数字处理板系统各种架构和主要参数 | 面授或者远程 |
2 | 数字处理板的框架构演进历史,介绍主要功能、接口和关键性能指标,原理架构和设计要点 | 面授或者远程 |
3 | 数字处理主控板、基带板设计,,介绍主要功能、接口和关键性能指标,原理架构和设计要点 | 面授或者远程 |
4 | 中频数字链路主要讲述基站硬件系统中中频数字链路部分功能,工作原理等 | 面授或者远程 |
5 | 数据处理模块(CFR和DPD)主要讲述CFR算法和 DPD算法的原理和实现 | 面授或者远程 |
6 | 射频模块收发信机系统设计主要讲述接收机、发射机的发展历史、基本指标介绍、设计实现以及如何测试 | 面授或者远程 |
7 | 射频前端功放,主要讲述射频功放基础、晶体管、设计,高效率、线性化技术、趋势与挑战 | 面授或者远程 |
8 | 射频无源模块滤波器,主要讲述无源模块滤波器的原理、作用、设计等,从数学、电磁场、材料等角度逐层介绍如何打造出极致性能的滤波器模块 | 面授或者远程 |
9 | 射频无源模块天线,主要讲述天馈行业发展现状(包含4G和5G天线,包含Sub10G和毫米波)、阵列天线架构、天馈宏站侧的工程约束、基于工程约束的技术发展方向和基于网络趋势的天线发展方向等; | 面授或者远程 |
10 | 嵌入式开发中的仿真与缺陷分析,主要讲述什么是嵌入式软件、嵌入式开发中的仿真、软件缺陷分析的工程应用 | 面授或者远程 |
11 | 数模/模数转换模块,主要讲述数模和模数转换模块设计基本原理、基本指标设计方法,以及业界主流技术和方向介绍 | 面授或者远程 |
12 | 时钟处理单元,主要讲述时钟处理单元的作用、性能指标、设计注意点等 | 面授或者远程 |
13 | 电源设计,主要讲述开关电源的原理、电源的基本指标、电源设计以及应用注意点 | 面授或者远程 |
14 | 基站射频指标测试,主要讲述基站设计相关的射频指标以及对应的测试方法 | 面授或者远程 |
15 | 基站未来展望,主要讲述从各大维度介绍未来演进方向 | 面授或者远程 |
注:1.以上一、二、三项内容将作为中文教学大纲,在研究生院中文网页上公布,四、五内容将保存在研究生院。2.开课学期为:春季、秋季或春秋季。3.授课语言为:汉语、英语或双语教学。4.适用学科范围为:公共,一级,二级,三级。5.实践环节为:实验、调研、研究报告等。6.教学方式为:讲课、讨论、实验等。7.学位课程考试必须是笔试。8.课件地址指在网络上已经有的课程课件地址。9.主讲教师简介主要为基本信息(出生年月、性别、学历学位、专业职称等)、研究方向、教学与科研成果,以100至500字为宜。
四、主讲教师简介:(教师风采)
蒋卫祥:东南大学青年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青年科学家”俱乐部成员、中国材料学会超材料分会理事。主要从事超材料透镜、光驱动可编程超表面及新型电磁功能器件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110余篇,合作撰写中英文专著各一本,研究成果曾多次被国际学术期刊选为“研究亮点”,所发表论文被国内外同行正面引用4300余次。荣获2011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排二)、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三)、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青年科学家”奖、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三)和第十七届江苏省青年科技奖。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资助,入选教育部“长江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人选、江苏特聘教授。
序号 | 照片 | 主讲教师 | 简介 |
1 | 于海生 | 华为基站硬件技术专家,2008年加入华为从事基站硬件开发与设计至今,历经多代基站硬件架构设计演进。 | |
2 | 孙俊 | 华为无线BBU主控单板硬件专家,沉浸BBU硬件开发14年,BBU业务连续性负责人、BBU主控单板硬件专家、无线连接器TMG、华为单板硬件mini课程组组长,交付业界首款室外型BBU、首款CloudBBU以及整套BBU解决方案 | |
3 | 李刚 | 华为无线射频技术专家,从事无线基站中射频设计开发23年,包括硬件、芯片、算法、特性等,现任无线基站平台设计部SE,负责中射频芯片和特性的系统设计工作。 | |
4 | 田铅柱 | 基础数学博士,华为公司无线通信系统射频算法创新研究专家,在无线射频算法领域有十多年的从业经历。目前从事基站射频算法研究工作。 | |
5 | 石晶 | 电子科大博士,2006年加入华为,从事无线射频无源器件开发15年,主要包括介质/腔体滤波器、塔放等,曾外派日研从事介质多模滤波器以及新型介质材料研究,负责射频滤波器创新研究,滤波器领域专家 | |
6 | 谢国庆 | 华为无线天线专家,电子科大毕业从事天线设计工作至今,具有有19年天线设计经验和17年基站天线设计经验,在华为工作14年,先后担任基站天线设计的PL、SE和SEGL工作,目前主要从事基站天线新技术研究和开发工作。 | |
7 | 冷冰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博士,现担任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基站平台程序分析与形式化验证能力中心主任,主要从事C/C++语言程序的静态分析、灰盒模糊测试和形式化验证等工作,致力于C/C++代码的安全分析、Bug检测和代码安全性验证等领域,开发的相关工具在华为的基站平台代码中被广泛使用 | |
8 | 孙凯健 | 华为无线数模/模数转换器专家,2009年毕业后加入华为,一直从事无线基站RRU产品的转换器相关工作,主导了多代转换器器件的定义工作。 | |
9 | 王丁丁 | 华为无线三次电源专家。2012年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无线数字处理板产品的三次电源负责人和技术项目研究工作,主导了基于BBU产品的垂直供电、OPVR等技术。 | |
10 | 张劲松 | 华为无线硬件测试首席专家,主要研究方向是无线硬件射频性能测试。2007年进入华为公司以来一直致力于无线射频性能测试协议和测试方法的研究,对2G/3G/4G/5G等3GPP协议的相关内容及其指标测试方法有深刻理解。作为华为公司中射频代表多次参与3GPP会议,主导完成5G NR104/141协议的制定。作为无线硬件测试首席,主导完成华为公司OTA测试技术能力的构建,在业界首创性的引入OTA全温测试、混响室TRP测试等OTA测试技术,帮助华为公司的OTA测试技术在业界处于领先地位。作为华为公司代表多次参与国内外的OTA测试技术交流,个人在业界无线射频测试领域有强大的影响力。 | |
11 | 李亮 | 华为无线技术规划首席专家,具有20年的3G,4G,5G基站平台类技术预研和新技术孵化经验,对基站应用场景、形态创新、前沿技术规划有较丰富的经验积累,如新基站形态创新、基站平台能力规划、核心技术攻关等。 |
五、任课教师信息(包括主讲教师):
任课教师 | 学科(专业) | 办公 电话 | 住宅 电话 | 手机 | 电子邮件 | 通讯地址 | 邮政 编码 |
蒋卫祥 |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
| wxjiang81@seu.edu.cn | 李文正楼 | |||
于海生 | 单板硬件 | / | / |
| yuhaisheng@huawei.com | 上海市浦东新区新金桥路2222号 | |
孙俊 | 数字处理 | / | / | suenjun@huawei.com | |||
李刚 | 中射频软特性 | / | / | leon.ligang@huawei.com | |||
田铅柱 | 算法 | / | / | tianqianzhu@huawei.com | |||
石晶 | 滤波器 | / | / | alan.shi@huawei.com | |||
谢国庆 | 天线 | / | / | efire.xie@huawei.com | |||
冷冰 | 嵌入式软件 | / | / | lengbing1@huawei.com | |||
孙凯健 | ADDA | / | / | sunkaijian@huawei.com | |||
王丁丁 | 电源 | / | / | wangdingding1@huawei.com | |||
张劲松 | 测试 | / | / | jinsong.zhang@huawei.com | |||
李亮 | 架构 | / | / | robert.liliang@huawei.com |